评审办公室
向 彬(湖南) 论特设“书法学”专业(130405T)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愿景
评出入选论文41篇【金沙贵宾会】。全国第二届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评审名单
龙红 胡天正(重庆) 返本归元——当代高校书法教育的继承与创新
李立山(北京)
从全国高校书法本科入学考试看高校书法学科设置——以2018年书法本科入学考试为例
成 员:黄修珠 丁成东 殷全增
王晓光 孟庆星 张其凤 成联方
监审委员会
徐 发(北京) 关于书法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点滴思考
薛垲睿(四川)
对二十世纪与当今高等书法教育嬗变的反思——兼论书法硕士学位论文的得失
委 员:于唯德 郑培亮
宋立(江西) 地方高校书法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
靳继君 王长立(广东) 高校书法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
评出入选论文41篇【金沙贵宾会】。刘东芹(江苏) 论书法文字学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
委 员:李 一 胡传海 姚国瑾 曹 建
郑付忠(江苏) 从美术实践类博士之争到实践类“书法博士”的“废”与“立”
评审委员会
评出入选论文41篇【金沙贵宾会】。顾琴(上海)
论综合大学书法专业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现——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教学为例
评出入选论文41篇【金沙贵宾会】。朱芝军(湖北) 从“科学”到学科——书法学学科体系构建之思考
主 任:刘 恒
郑长安(江苏) 涉外教育亟需加强书法课程建设
刘大伟 刘 青(江西)
书法社会学视域下新时代“共享文化”现象思考——兼及新媒体在高等书法教育中的应用
张明君(江苏) 由一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说开去——高等书法教育初心管窥
邢文(四川) 中国书法的学科困境与出路
李阳洪 韦婉媚(重庆)
书法学学科建设对高等师范教育的价值——书法课程对高师学生职业认知影响调查研究
许建一 范琳琳(浙江) 刍议书法学科建构的历史困境、现实境遇和理性展望
徐清(浙江) 书法学学科升格与发展思考
薛 飞(江西) 高等书法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与途径——从用“两条腿走路”谈起
2018年7月10日
负责人:刘照剑
陈韵竹(天津) 博学与通贯——从书法文化传播视域看书法一级学科建设
徐智本(江苏) 高等书法教育的内涵化发展策略
张雷 董彦杰(陕西)
新时代:精细与优化——以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科设置与规划为例
全国第二届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评审结果日前在北京揭晓。经过评委会、监委会认真有序的评审,评出入选论文41篇,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。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,或存在抄袭、剽窃、代笔等情况者,请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研究处。一经查实,取消该论文入选资格,并按相关规定做出处理。
杨庆兴(河南) 论高校书法学科的“转型升级”与内涵建设
吕丽军(山西) 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多重局限及突破构想
黄政霖(北京) 书法学科系统要素与学科建设
张烁烁(湖北) 学科构建中书法研究生教育的求同与存异
葛复昌(北京) 论“书法学”的学科建设——从书之“两轨”、“四维”谈起
联系电话:010—59759583
刘立士(湖北)
“双一流”背景下书法学科的性质、现状与建设路径——基于学科理论视角
宋雪云鹤 吴 杰(北京) 书法高等教育与书法海外传播的供与求
主 任:郑晓华
寇学臣 韩雨施(河北) 高校书法学科招生考试现状调查及建议
康佳琦 吴 凡(辽宁) 论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的铭刻学
张函(山东) 目标、模式、途径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
王兴国(四川) 当前高校书法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
联系人:刘照剑
全国第二届高等书法教育论坛入选名单(41人)
(以上论文具备入会条件之一)
中国书法家协会
王松柏(广东) 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来浅论师范类高等书法教育中课程设置
李 也(吉林) 论“书法学”成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
潘丽(广东)
大学书法教育的首要是寻找艺术精神与建立文化自信——对于书法教育的几点建议
孙强 付雪松(北京)
“高等书法教育”三十年相关数据分析——以《中国书法》刊登的教育类论文为例
冯健(北京)
跨学科借鉴与思考:城乡规划学创建一级学科的经验对书法学科建设的启示
中国书法家协会
叶嘉沂(上海)
对外书法教育的探索与革新——书法学学科建设背景下的一个新课题
2018年7月10日
向净卿(北京)
结合“国学”的书学学科的“新展开”:从文字书写、文本文献到美学思想
贾韬 尹毅(江苏) 新时代“书法学”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、价值选择与行动框架